Fly Tying Proportion-毛鉤綁製比例- 通則篇-1 乾毛鉤

以下將分段針對各仿水生昆蟲主要款式在結構上的通則跟變形的說明

基本上,上一個章節已經將「自然生物構造皆有其完美比例」的重點指出,所以可想而知,聰明的讀者本著毛鉤「觀察自然」的精神就可以猜到,毛鉤款示在設計上,各部位材料的施用必須遵守相當的比例關係跟原則

筆者花了點時間整理出下面這幾個表,希望會對同好有所幫助。資料來源主要是*Darrel Martin的書,因為他做的是毛鉤字典,很多出處都得考據古書,所以筆者就很放心地無責任引用啦。 

*某個白癡還說過: 毛鉤只可意會, 並沒有專書能參考,全世界聽到都驚呆了! 你是想表現出有多無知啊??

乾毛鉤:
乾毛鉤多數模仿水生昆蟲如蜉蝣、石蠶蛾、石蠅、蚋等羽化後的姿態,為了能模仿成蟲立於表面張力上的姿態,「堅挺」的頂級簑毛成為簑毛式乾毛鉤的註冊商標,特別是標準型、Catskill跟伍夫型都是這種長相,利用簑毛將軀體撐在水面上,再利用尾絲形成三點站立的姿態,此時理想狀態下鉤踵是不進入水中的!降落傘型則為利用環狀的簑毛結構頂在表面張力上,此時軀體則沉在水面下;少數款式則因為立論的差異或是利用材料的特質如CDC的抱氣性、發泡材料或中空鹿毛所產生的浮力等要素,產生出有著不一樣外觀的乾毛鉤。

乾毛鉤的外觀在近代釣鉤鋼材的輕量化、魚類行為自然觀察學說、簑毛的基因改良及人造毛材演化、及水中攝影能力的衝擊之下改變許多,其中一個衝擊就是*鱒魚視窗的提出跟Selective Trout作者導論出的「無簑毛亞成蟲」等毛鉤款式的革命,這些原因導致乾毛鉤長相的多樣化,這邊提出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六種乾毛鉤如下表。

(如果覺得字小請點選文首小圖即可放大閱讀)

PDRY

 

寫到這邊,難道不會有人疑惑: 為何這些乾毛鉤有這麼不一樣的差異又好像有許多相同處? 如果會想到這點,恭喜了! 這表示你多少看到毛鉤款式開發的邏輯性: 也就是因應地區的需要以及魚的生態,即便是乾毛鉤,呈現的樣貌以及背後的構造、選料、比例都需要調整! 所以當有人塞給你一款毛鉤說這款超棒超級百面咬,卻無法說明應用的水文環境及操餌手法,那他九成九只是瞎矇或是在吹牛! (講吹牛好聽~ 講騙人中肯)

36803885_1312097932258544_6704648402384191488_n

*再度重申鱒魚視窗跟魚種無關!! 97度的折射區間完全就是因為水的折射為48.5度,千萬別聽87人亂說是87度喔!!

*當87人講錯時別再叫我要留面子, 不然就請別偷看小店的文章又機歪小店不會做人,  你去學錯的就好啦!! 你去跟錯的學就好啦!! 你這輩子就一直去學錯的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