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釣友的話 / To Fishers

毛鉤綁製

  • 16265502_1784759441849273_6080634578353957366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番外篇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番外篇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番外篇

毛鉤綁製就是一種思考後的成果驗收
本連載系列文章,是筆者收到網友傳來的網路截圖並來訊私下討論。之後,筆者深有所感,沒想到玩毛鉤多年的釣友也會犯這類綁製錯誤,因此約半年多前計畫撰寫本文,但礙於工作忙碌,且希望能以較好與較有組織力的圖文介紹,於是才在近期一個月內撰寫製作。

一如毛鉤屋猴老闆所說,FB不適合大篇幅文章,加以希望網友能一塊討論,而不會讓台灣西式毛鉤在綁製方面的發展,老是停留在「釣得到魚就是好毛鉤」或「對毛鉤材料、綁製手法、結構觀念相當模糊」的窘境,故採取分篇連載為網友一一說明介紹。 至於討論過程中,無論是有網友前來質疑筆者為何堅持亞成蟲乾毛鉤形式,或是耳聞有人造謠說筆者暗酸某毛鉤前輩,但事實均非如此,故借本「番外篇」一文好好說明。

————————–重點來啦!————————-

Some fortunate people possess a natural inclination toward fly fishing, while others find it necessary to apply “brain power" or thinking in the headbones, to fully appreciate the sport.
本番外篇開版圖是當初網友截圖傳給在下的毛鉤圖片,由照片看來的確所用釣鉤不太像細鉤骨的鉤款,但由於照片並非以專業攝影器材拍攝,品質不甚理想,是否連帶影響解像力,這部分筆者不多做揣測,畢竟所謂鉤骨1X(標準)、1XF(較標準細)或以下等,各家並未統一。不過較有趣的,是該毛鉤作者自述說明文,當中寫得很清楚,是綁一款「乾毛鉤」,這也是筆者為何以「乾毛鉤」切入的主因。 當然,連載過程中很感謝有毛鉤釣友給予意見,誠如前段所說,既然原作者說是乾毛鉤,筆者就依乾毛鉤討論,且正是因為原作鉤型選擇不佳,加上簑毛纏繞方式不理想,所以讓毛鉤落水姿態更不良,連帶影響作合效率!

至於網友於第二篇中回覆並建議的適合毛鉤照片,其實應稱為「羽化式毛鉤」(Emerger fly),而非乾毛鉤(Dry Fly)!換言之,筆者並非不知曲式毛鉤適合綁製若蟲毛鉤中的石蛾蛹、鉤蝦毛鉤或羽化式毛鉤,而是既然原作稱其為「乾毛鉤」,那筆者就繼續「乾」下去,並使用曲式鉤型示範有尾毛與無尾毛毛鉤的樣式,意即不適合製作乾毛鉤的鉤型,仍能綁出合用的乾毛鉤。 不過在網路中發現,雖然早在18年前筆者就已於《釣魚人雜誌105期》發表過「毛鉤樣式六大分類」的文章,但釣友們仍然不太了解,因此關於此點,未來個人會再另外為文說明。
此外,為了讓各位網友了解曲型鉤柄對應的毛鉤樣式,本文特別以圖片介紹不同類型的曲型鉤,以及多種毛鉤樣式,您可依圖參考。

 

您觀察到了曲柄跟直柄鉤在使用上的差異了嗎? 資訊分享到這個地步,毛鉤屋才會說: [您可以好好想一想] (笑)
毛鉤屋豆知識連載下次再見啦~
.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做人要心存善念別老在人背後造謠插刀小心現世報速速上身

撰寫由 |一月 29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 16174682_1782485645409986_4887769019814693111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6 最終回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6 最終回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6 最終回

Part 5 綁製小技巧延長去絨孔雀尾羽羽支壽命
第四個問題比較不屬於這個毛鉤的構造或樣式問題,而是筆者會用的一個小撇步,而少了這個小秘訣,會大幅將低毛鉤使用壽命,所以特來分享給網友。
去絨孔雀尾羽支,外觀呈現深褐色且上面有黑色細邊,拿來做搖蚊的身體相當討喜。但它有個頗致命缺點,就是很容易因稍為敲到而斷裂,所以很容易受損報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個小技巧,那就是用快乾的透明指甲油稍為刷一下,這樣就能大幅增加材料強度,延長使用時間。或者有UV膠的網友,也可以用挑針蘸一點,塗抹在上面,再用UV燈使其硬化,則會表現出昆蟲身體幾丁質的質感喔。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小小毛鉤裡的許多小小學問不僅是西式毛鉤的樂趣也是實戰致勝的關鍵

撰寫由 |一月 27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 15940599_1776472602677957_1512244524864686280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5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5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5

 

Part 4 曲式鉤型(柄)較不適合製作乾毛鉤

綁製毛鉤,最終的成品往往要考量鉤型,才能綁的漂亮、綁的符合機能。

為了讓消費者,尤其是新手能更快進入狀況,一般釣鉤廠商多採用英文縮寫、簡單字彙說明,描述一款鉤型的特性。
當然,若玩了一陣子,綁過一些毛鉤,自然就更能意會這些定義與實作的關係。

回到主題,這款毛鉤原作者用的是曲型(Curve)鉤柄,這類鉤型事實上主要是製作石蛾蛹、鉤蝦(Scud 註),以及部分羽化式毛鉤(Emerger fly),如羽化蛹(大號數像是石蛾蛹準備浮到水面羽化,小號數像是搖蚊蛹),較不適合製作乾毛鉤。

為何呢? 這是因為它的鉤柄彎曲,小鉤號若以簑毛作為主要的浮水結構,這時若不綁上尾毛,就會像第二篇所說,鉤子落水後姿勢不正確。換句話說,如果要拿這種鉤型當作乾毛鉤,模擬某些水生昆蟲浮於水面的姿態,那恐怕比較適合的是搖蚊、小型石蛾,因為可以使用鴨臀絨做為翅膀,這樣反而能維持比較好的落水姿態以及較佳的作合效率。

基本上這款鉤型的本質是用在「若蟲毛鉤」(Nymph fly)上及部分「羽化式毛鉤」,所以可以參考第4圖與第5圖例如第4圖就是想要模擬出石蛾幼蟲的體態,而第5圖則是模擬搖蚊剛出水或是落水的模樣。

至於要綁製微型的乾毛鉤,還是以各家廠商的乾毛鉤標準型比較適合,如Tiemco的TMC 100、508、518;毛鉤屋的D100,或是毛鉤屋的D531BL、D103BL。
使用這些乾毛鉤專用款的鉤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乾毛鉤的鉤型製作時,多會採用所謂1X或1XF的鋼絲,簡單地說就是標準~較細的鋼絲,這樣可以減輕毛鉤重量。

不過本文筆者收到的那張毛鉤照片由於拍攝並不清晰,加上圖片上該作者說鉤子是#18,所以難以判定製鉤鋼絲是1X(標準型)或1XH(加粗型)。至於筆者按圖複製的改良款,都是採用1X的標準型鋼絲所製的鉤子,所以會不會落水翻覆,其實跟鉤重沒有太大的關係,重點還是毛鉤的構造。

當然啦!如果買到的是淘寶鉤或服務釣友代理商從淘寶掏來的鉤,因為沒有標示,而誤用加粗型,這發生的問題則是更容易沉水,失去乾毛鉤的意義。

註:Scud英文也可寫作Freshwater shrimp,是屬於端足目下的一種甲殼類生物,常出現於淡水域中的水草區、礫石溪床,為溪魚重要的食物之一。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毛鉤綁製就是一點點細節就能看出功力高下

撰寫由 |一月 27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 15941110_1776455766012974_2192834537019340685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4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4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4

Part 3 小鉤鉤裂也與簑毛有大關係

第三個問題是麼意思呢?
簡單地說就是如果鉤子小,鉤裂(Hook gap)也會跟著變小,這時外圍材料的密度與硬度就很重要了。

過密的羽支成為一道有彈性的牆,這時若作合不夠精準有力,或對象魚攝食時小心翼翼地吸啜,都很有可能因過密的簑毛羽支阻擋,降低合鉤效率。

所以這就是為何筆者建議把標準式簑毛剪去下半部的「另一個原因」!

由於蠻多人都喜歡這種簡易型毛鉤,甚至會綁到#20~24,但卻缺乏符合鉤號的簑毛,這時太長的簑毛羽支很容易讓鉤子相對被「包在」中心,這有時會讓尖嘴的日本溪哥在啄食時「頂開」毛鉤,降低中魚率。

所以下次綁小鉤時,一定要注意簑毛與鉤號之間的搭配喔!
註:如果購買到鋼材不佳或已經生鏽的鉤子,不僅更加深作合難度,還會因為小鉤的鉤尖細微而更容易損毀,進而失去釣獲機會!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毛鉤綁製除了要注意鉤型選擇也要注重鉤子品質否則遺落大魚得不償失

撰寫由 |一月 27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 15965035_1776453282679889_6103993416325792399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3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3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3

Part 2 標準式簑毛拋投時的弊病

第二個問題是子線容易扭絞打結的問題
以為乾毛鉤的簑毛纏繞就常用標準型,這是微型乾毛鉤(Midge Fly)的大忌!

因為一旦使用微型毛鉤,毛鉤子線多已用到7X或以下,即0.4或更細的子線,這時很容易因標準型簑毛的毛鉤在拋投時造成旋轉。尤其是強調拋投要尖要遠,勢必線速要更快,就更容易讓子線扭絞,最後造成打結。

該怎麼辦呢?
您放心,不用多想想!筆者直接告訴您。

把標準式簑毛下半部剪掉,剩下上半部180度的扇型就可減大幅減少這現象。
當然,拋投也需因地制宜,切莫一味拿硬竿求尖求遠,必須考量釣組搭配,就可減緩這問題。

至於為何會這樣呢?它的理由有點複雜!
所以歡迎網友在發文下繼續討論或私訊訊問在下。

當然,毛鉤綁技巧上還有更絕的做法喔!
那就是把簑毛剪的剩下兩側各約維持4~5根羽支,當做成蟲的腳,不過這樣做必須另外使用鴨臀絨當作翅,做為輔助目視與浮力的構造,才會保持好的浮力與識別度。

.
.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毛鉤樣式與拋投也相關千萬別迷信拋尖拋遠代表一切

撰寫由 |一月 27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 15873375_1774916382833579_4916686054764316917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2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2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2

Part 1 毛鉤綁製與落水姿態

毛鉤之所以翻覆,不是因為鉤重,而是它的構造(造型)所致,至於鉤重部分,在下會於第5篇再詳細說明,請各位網友拭目以待。

回到本篇的主題,毛鉤落水姿態。
筆者為了做個比較,特別將改良型,或者應該說是正確做法的毛鉤也綁了一隻,放在圖二右邊,請各位網友參考。

這兩種毛鉤都是依賴簑毛的表面張力浮於水面,但左邊的「原型」卻因為沒尾毛(尾絲),所以落水後很容易因鉤腹與鉤尖端相對較重,且表面張力較小,呈現簑毛水平貼在水面,鉤柄後半段、鉤腹、鉤尖沒入水中的現象(見圖三左半部)。

再來看第二張圖的右半部。
毛鉤綁上尾絲後,簑毛、尾絲均成為支點,所以只讓鉤尖到鉤腹一半處沒入水中,呈現出水生昆蟲(尤其是蜉蝣)站在水面的狀態。

這有什麼差別呢?
首先是鉤尖方向不同;簡單地說,鉤尖方向與揚竿方向有關係,原本希望鉤尖與水面呈現約30~45度夾角,現在卻是90度。
這點尤其在對付日本溪哥這種尖嘴魚種更明顯,很容易讓魚咬不住,所以該毛鉤原始PO文者,才會有陣子很喜歡綁#18~20,甚至是#24的鉤子,推測可能就是因鉤子落水姿態不佳,魚不易咬住,所以只能用小鉤補強該弱點。

反觀筆者,即便作釣日本溪哥,還是偏好使用#18,甚至是#16的鉤子,其實不需要使用小鉤!
因為小鉤容易釣獲未成熟小魚,甚至造成死亡,徒然傷害魚類資源,甚是可惜!

希望釣友未來也盡量少用小鉤,大家一起努力保護魚類資源。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上了年紀綁小鉤釣小魚既傷眼又破壞溪流魚類資源

有人說這句攻擊性太強,是不是因為他拿著這句到處去搧風點火呢? 不然講的句句事實哪裡攻擊性太強??

一直叫自己老花眼,又常常愛綁小號數鉤,你們搞得我好亂啊~~~

撰寫由 |一月 27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 15747798_1769493460042538_100423165233476618_n
    Permalink Gallery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1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連載1

毛鉤豆知識:談一款乾毛鉤的「很多」問題

這款毛鉤,您有看出什麼問題嗎?
筆者為何這樣問?因為這款看似綁的工整的毛鉤問題可多了!

這是某網友今年初在FB上看到其他網友PO出的照片,私訊訊問了一些微型毛鉤的問題,個人覺得真的是「大哉問」!
於是依樣畫葫蘆做了一隻,並藉此與網友好好討論這款乾毛鉤結構、做法與它的落水姿態。

筆者為文的習慣是「絕不會叫網友自己多想想」,然後就沒個下文。
所以就直接先破題,將它的五個問題點出:
1.落水姿勢不佳,易錯失魚訊。
2.如果使用細子線,很容易扭轉打結。
3.鉤裂窄簑毛卻密,降低作合效率。
4.曲式鉤型(柄)不適合製作乾毛鉤。
5.去絨孔雀尾羽羽支缺乏保護。

接下來將會再分為五篇詳述之~敬請期待!

 

 

 
#毛鉤屋毛鉤綁製豆知識
#老叫人想想的傢伙就是因為自己沒料還想騙網友的點子

撰寫由 |一月 27th, 2017|毛鉤綁製, 產品心得|0條評論|

2017年回頭看C15-B產品設計

猴子在2008/10寫過一篇關於曲柄鉤討論的文章發表在Josh隨想手札部落格中,標題叫做「Gamakatsu品牌新出的編號C15-B +α鉤子是什麼東西?」時間過了快10年,Yahoo也早就把部落格都收攤了,最近讀完左大發表的乾毛鉤診斷文,想想這篇陳年文不如整理後浮上來溫故知新一下。通篇的討論精神就是如果廠商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產品為何設計,以及該怎麼賣,產品的壽命通常不會太長!

 

好的!大抵2008年時G牌的這款C15-B的廣告訴求是:
雖然你做到了「毛鉤款式正確」、「顏色符合」、「尺寸符合」,但是,要引發魚的就餌還是有諸多條件的,所以,我們來說說+α是怎麼幫您加分的!
首先,毛鉤週邊的前導線光影消失了!
還有,鉤身沉入水中,所以滯餌的狀況消失~
接著,毛鉤著水的姿勢穩定!
然後,漂餌的姿態完美!
更加分的是,綁製相當容易!
所以C15-B幫你的毛鉤+α*大大加分喔!
(猴註: 所謂的+α,只是多多加分的意思,並不是產品型號的變形款)

Advertisers believed then, and still believe now, that if you just showed a picture of a guy holding a big enough fish, you could claim he caught it because of the brand of underwear he had on and people would run right out and buy it. – John Gierach (這個老鬼講話比阿猴機車多了, 是阿猴的偶像!)

 

G牌的廣告呈現則是一款綁著尾絲的兩折曲柄鉤,折彎的地方畫上簑毛,看起來像隻翻倒在水中的傳統式乾毛鉤;同時在產品說明上也聲明超多用途可以挑戰乾毛鉤。於是猴子就針對這款鉤子該版廣告的幾個行銷賣點加以討論。幾個要點分別是尾絲對乾毛鉤的必要性、曲柄真的是要綁乾毛鉤、是否真的好綁製、前導線光影消失的好處、以及「合鉤成功率」與「就餌率」的對價關係…茲分別論述如下:

尾絲對乾毛鉤的必要性
就諸多討論魚類視覺、視窗及水之折射反射鏡象對乾毛鉤的觀察中,就模擬蜉蝣或石蠅的水面光影來說,尾絲的重要性答案是肯定的!就生物學上,對於水生昆蟲來說尾絲是必要的,除了扮演感覺器官偵測週遭的波動之外,還提供平衡以及部分品種的呼吸器官:鰓的功能。就毛鉤結構上,不管是之前討論的標準式乾毛鉤或是龍骨式(USD、Keel Type),尾絲是水面平衡不可缺的設計。沒有尾絲撐住鉤身,整個毛鉤因為就要從尾端吃水翻倒。而參酌產品示意圖,對於C15-B […]

工具永遠少一隻

工具永遠少一隻

好吧: 我承認我有強迫症!
All right. I got OCD. And so what?
(OCD= Ob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這串留言在Tying Bench上有外國同好說何不多收幾組綁製鉗? 

看來你果然不了解我~~~~還有沒入鏡的呢

頻換毛鉤誘騙火洞溪精明小鱒

頻換毛鉤誘騙火洞溪精明小鱒

火洞溪的趣味就在於它是條「溫泉溪」,精準點說是「有溫泉流入的溪」,也因此它的水溫偏高。在這樣的特點下,它不僅是早春晚秋的熱門釣點,而且也因為就在191州際公路邊,所以裡面的鱒魚早就身經百戰,即老外說的「Highly educated」。

正因為如此,在這作釣除了感受特殊的地質景觀外,就是精準拋投與不斷控線,以避免因為主流拉扯重量線,而拖曳毛鉤,造成不自然飄流,被魚兒識破。除此之外,這兒的魚可是對於毛鉤的辨識度也頗高,即便毛鉤的色澤、大小符合當時正在與化的生棲昆蟲,但一款毛鉤卻都只能釣上一尾,或者一但被識破,就失去吸引魚的能力,這也讓人不得不敬佩,這裡的小鱒讓火洞溪變成考場!

ps.為了這幾條魚,大概前後換了10款毛鉤,文中5款是受到魚兒青睞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