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裡的溫泉河—火洞溪

火洞溪中上游處處都有溫泉露頭注入溫熱水。
一般鱒魚生存的溫度範圍多在攝氏3~20度之間,有些種類耐高溫些,有些則偏好低溫。但一般來說,大約攝氏5度開始鱒魚就會攝食,但若超過18度則又會有倦怠的現象。當然,水溫與緯度、季節、海拔高度有明顯的關係,也因此是釣魚的重要參考依據。

想要在考場達標,超長前導線外加二號竿拋15米以上是基本需求。(噢、對了,除了距離外,還要跨不同流速的水流控線,以避免毛鉤不自然的拖曳,刮出水痕。)
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有一條溪很有趣,名叫「火洞溪」(Fire Hole Creek),意思是附近處處有溫泉流入,所以水溫偏高,就像此時附近其他河川可能已經在10度左右,它卻仍有15度的水溫。
這種狀態雖然有利於在比較寒冷的季節作釣鱒魚,但由於該溪有許多溫泉注入,水中有害的礦物質偏高,加上又是當地熱門釣場,所以即便是「西式毛鉤專用釣場」,也是一級考場!
根據River Edge的店經理Rick的說法,他跟我們在同一周內也去釣了一次,時差兩天之內,一整天下來卻僅僅釣獲一尾8吋的小棕鱒。相較之下,菖大的三尾(其中兩條破尺),以及筆者的四尾10~11吋小鱒,也算是在三個小時內的短暫作釣中,勉強說得過去的成績了。(苦笑)
[猴子註: 原對話提及當地人已經知道是白色蜉蝣了還試了9個款式才終於中魚, 而且一中魚那款鉤子就沒效了]
台灣有不少釣友抱持只要釣得到魚就好…. 你有遇過這種狀況嗎? 還是槓龜當常態呢?

看到牌子後面的地被踏得這麼平,就不難推測這個釣場的知名度頗高。 猴: 別鬧了,就連牌子上都撿得到好幾門毛鉤呢!!
評論
需要 登入 才能張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