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仔的原鄉
捲仔的原鄉 花東到高屏是捲仔(何氏棘「魚巴」)的原來自然分佈區域,但這些年卻因為人為放流,造成西部許多河川都出現他的蹤跡。 或許對釣友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當地的自然生態卻有著不良影響,甚至激起部分地區的釣友、保育團體開始打算進行移除工作。 此番,還是回到他的原鄉,一探在湍急流水中其攝食的狠勁與粗獷的拉力,也順便一遊東部溪流的特殊地景風情。 本篇有釣友留言: 請移到台北 ,它們來這我會好好照顧它們 ,畢竟它們是國寶誒 抱歉小店深不以為然 其實任意移入外來種並不是好事,甚至有可能重創或摧毀原生生態系統。事實上,個人在與學術機關合作的過程中,認為捲仔應該曾被移入過大台北的流域,但好在水域均溫偏低,並不是很適合繁衍。總之,釣魚人也好、業餘漁民也罷,真的不應該為了私慾或私利就任意放流外來種,或是宣導這種亂放外來種的觀念。下附毛鉤屋左先生碩士論文探討外來魚種對原生魚種影響甚鉅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1360653259790431039 人為放流對自然的影響極難控制, 這趟黃石之旅看到美國管理當局花了極大的功夫移除, 十幾年才略見成效, 因此人為放流需謹慎由當局執行, 不如跑一趟原生地來得有意
[現在咬啥]戰況表
[Kittredge Sports] 是一家在加州Mammoth地區頗富盛名的釣具店,是Allen兄帶著猴老闆在加州後山到處踩盤子時經過的據點之一 除了旁邊咖啡廳的妹長得很有個性外(抱歉! 這個沒圖),最值得參考的就是門口的[現在咬啥]戰況表!! 週邊區域重要水域的有效毛鉤經過各地釣友與店家情報交換,全部被登錄在這塊白板上! 如果您要去的點沒有記錄,那麼不妨進去跟店長聊一聊!! 這篇貼出之後有釣友回應: 這個好! 不像本地的釣友樣樣藏私.水準有待提升! 個人的回應是: 店家把點多報才會生意好,況且溫帶地區釣點魚訊多變,也不怕爆料 當然了, 只要您回頭看看我在上一篇[黃石五號毛鉤竿解析 2016]爆的料 我想本地釣友藏私也很剛好,法規跟釣友水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咩
黃石五號毛鉤竿解析 2016
黃石五號毛鉤竿解析2016在公佈後, 赫然發現S牌的兩隻2012~2014竿款One/Method已經除名,而當年度新推出的MOD及BOLT屈居15名後, 更慘的是當年的同分竿很多, 如果用實際排名事實上已經落到20名以外, 而同年度的六號竿評中最新竿 X 則名列11,就中間線號竿需要因應多數不同釣況(all around)的前提下, S牌這四年來一昧求[硬]的設計再次踢到鐵板,這也證明了幾件事: 1. 2013年時土城大濾濕在FB社團跟幾個黨羽一搭一唱造謠毛鉤屋竿子說會重手會諧振,他認為好的竿子不會振,特別是他代理的S牌One就是他心目中的好竿子,結果是標著五號的七號偷號竿,當然比較不會顫,所以你適合賣掃把不適合賣釣魚竿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7431752615730/search/?query=%E8%AB%A7%E6%8C%AF 2. 也證明土城大濾濕所謂[會振],其實是長年來偷竿號貪遠彰顯自己拋投能力的作弊證據,毒品吃多了,早晚露出馬腳,徐徐加速變成用力過猛,你的證照在哭泣 3. 土城大濾濕到2016年還到處[背後]說我不懂拋投不配評竿子,問題是猴子五年前分析完,事後證明連主流竿評的結論都跟我一樣,那麼是誰懂竿子? 如果要我講實話,[拋投]只是表象,[呈現釣餌]才是釣魚的重點!! 你才不懂釣魚不配賣釣具咧!! [caption id="attachment_7176" align="aligncenter"…
別跟巡警耍花樣!
別跟巡警耍花樣! (by 小宋) 十月中旬的黃石公園,除了氣候上已正式邁入深秋,入園遊客人數也較上個月大幅減少,黃石公園總算再度恢復清靜。 豐富的野生動物生態是 Slough Creek 的特色,其中又以狼群最具有代表性。早晨獨行於 Slough Creek 步道時,隔壁Druid 山區傳來的狼嚎聲不絕於耳,第一次在野外聽到狼嚎聲雖不覺得心裏發毛,但這也提醒了我,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家園,狼,才是主宰黃石公園的王者! 獨自戰戰兢兢地走過前段約三公里的路程,總算在林線旁的小屋(Ranger Patrol Cabin)看到今天的第一個人影—國家公園巡邏員。原本正在維護工作站的巡邏員看到我的造訪,頗感驚訝,才聊沒幾句,其中一位國家公園巡邏員話鋒一轉,要求查核我的釣魚証與身份証,接著問我是來釣什麼魚的,並向我借毛鉤盒觀賞。巡邏員除了稱讚個人的毛鉤綁製手藝外,卻不忘提醒個人應該將某幾枚毛鉤的倒刺壓平。看似與巡邏員輕鬆聊天的過程,其實個人也很清楚對方的目的— 除了檢查個人是否俱有合法垂釣資格外,另一目的就是試探我是否做好充足的資訊準備。後來筆者又跟巡邏員聊到野生動物及攝影相關的話題,再加上他觀察到我的腰際上掛著一罐「驅熊噴霧劑」,以及個人登山背包內的裝備,顯示個人是有備而來,巡邏員原本臉上略帶嚴肅的表情,這才擠出些笑容。 長年在野外巡視的巡邏員,對於觀察環境擁有異於常人的高敏感性,哪個地方容易出沒哪幾隻動物,哪個河灣、哪棵樹木的位置與特徵如何,誰是合法遊客,誰又是盜獵者,盜獵者又會從哪條路線出沒,他們對於總總細節可謂瞭若指掌。再加上巡邏員普遍都有良好識別能力及隨身佩戴望遠鏡的習慣,當你以他們只是開著車從遠處經過時,殊不知他們可能也正在用望遠鏡觀察附近的野生動物和遊客的動態,哪怕遊客暗地丟垃圾或是戲弄野生動物的行為,都難逃巡邏員的鷹眼!為了遊的安全,玩得安心理得,事情掌握充足的資訊與遵守規定,是唯一正道!
蛇河尋鱒
蛇河尋鱒 蛇河(Snake River),在哪呢?它其實是發源於懷俄明州黃石公園附近一條長1,735公里的大河。說起蛇河,其名來自於它流經懷俄明州時,因為是一個較老的谷地與平原,所以河川有多處曲流,宛如蛇身一般,故而名之。 蛇河最特別的是它的原生鱒魚—蛇河割喉鱒,又稱為細點割喉鱒(Fine spot cutthroat trout)。蛇河割喉鱒原本是這裡的主人,卻也因為人類引入虹鱒、棕鱒與河鱒等外來魚種,而一度大幅減少。目前除了固定的復育計畫外,越來越多地區也針對外來鱒魚訂定出比較寬鬆的攜獲規則,因此蛇河割喉鱒的族群也逐漸復興。 遙想當年就讀研究所時,閱讀關於蛇河割喉鱒保育的相關論文,終於在多年後親身抵達這裡。站在河階台地上俯瞰蜿蜒的蛇河時,心中真的是充滿感動!畢竟從紙上到親臨,也算是完成了一個自己的夢想。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