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筆者想談談Caddis-石蠶蛾

幼蟲狀態: 所謂的Caddis是Cod-Worme這個近代英文單字的變體,也就是Cod + Worm:有殼的蟲。語源推斷是來自希臘文的 cadus- 殼。但也有另一說是古法文/中生代英文的cadas 指絲棉線來代稱幼蟲時期的石蠶,宋朝 [本草衍義]則有提到「石蠶,在處有,附生水中石上。作絲繭如釵股,長寸許,以蔽其身,色如泥,蠶在其中,此所以謂之石蠶也。今方家用者絕稀,此亦水中蟲耳。山河中多。」(*宋朝 寇宗奭著)

10492471_874517672590042_848314019242597725_n

由 FACT成員孝麟拍攝的石蠶蛾

因為石蠶要經歷完全變態(metamorphosis)的過程才會變成石蠶蛾,在較早時期(指14~19世紀)兩者不被聯想為同一種蟲,所以幾類會利用小碎石或木片結蛹的石蠶蛹被稱之為Caddis*(名符其實的有殼之蟲),而我們普遍用鹿毛棕紮綁出的「Elk Hair Caddis」毛鉤之成蟲則被慣稱之為Sedge。

在Izaak Walton或是Cotton的著作中(17世紀),兩個人都認為May-flie來自於石蠶,特別是Cotton,指名Green Drake是從石頭下的石蠶蛻變來的;而Sedge或是Sedge Fly這個名詞直到1889年豪佛(Halford)的 Dry-Fly Fishing一書中才提及,推測採用Sedge一詞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石蠶蛾在當地多在莎草類的植物群中出沒。石蠶蛾生物分類的目 Tricho-ptera則是希臘文的 毛毛的翅膀之義,最大特徵是其帳篷狀的翅以及長長的一對觸鬚。故在那之前許多手稿稱之”Flies with Roof-shaped Wings [有屋頂造型翅膀的水生昆蟲]

直到*Gary LaFontaine 在1981年的重要著作The Caddisflies,讓毛鉤界普遍以Caddis簡稱石蠶蛾。但是很令人驚訝的是,在The Complete Angler的17世紀跟乾毛鉤時代的19世紀間,超過兩百多年的間隔,許多品種的石蠶蛾未被辨識出來,合理的懷疑就是,這些石蠶(幼蟲)在史料上不被當作石蠶蛾(成蟲)對待 。

在幾位毛鉤作者的紀錄中,不少地區,特別是英格蘭北部以往將Sedge跟Stonefly都稱之為mayfly,換句話說,在北英格蘭主要的毛鉤對象用Mayfly一言以蔽之三種毛鉤最重要的水生昆蟲,這也是筆者語出「Mayfly不僅僅是蜉蝣」的意思。

這點在牛津英文字典(OED)中可以獲得證明。OED Mayfly:(1)insect of family Ephemeriade,also as angler’s name for Ephemera。定義(1)毫無疑問是蜉蝣。但是定義(2)就有點意思了,OED Mayfly:(2)insect of family Phryganeidae!(2)就是石蠶蛾啊…